朋友们注意了 “御寒神器” 低温烫伤那点事儿
原标题:朋友们注意了 “御寒神器” 低温烫伤那点事儿
随着气温逐渐降低
暖宝宝、热水袋、电热毯等“御寒神器”
再次闪亮登场
但是朋友们注意了
这些“御寒神器”
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低温烫伤
什么是低温烫伤?
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高于45℃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。
划重点
温度处于44-50°C之间
皮肤受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
接触44°C的热源6小时
可致皮肤不可逆损伤
接触49°C的热源持续3分钟
便可致人体表皮损害
以暖宝宝为例,它产生的热度一般在50-60°C,发热时间一般在10-12小时,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如同“温水煮青蛙”,造成低温烫伤。
低温烫伤后怎么办?
首先记住这两点: 脱离热源、迅速降温!
接着,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“ 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五大急救步骤。
父母长点心
奇葩偏方千万别信
孩子被烫伤,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涂酱油、抹牙膏。殊不知,这么做不是雪中送炭,而是雪上加霜!
1.伤口上涂抹牙膏、酱油
不可以??!涂抹这些无益处,还会增加创面恢复的难度!
2.烫伤后抹红药水或紫药水
不可以??!红药水含重金属汞,杀菌效果差;紫药水会在创面结一层痂,导致创面被掩盖。
3.用冰块替代流动水冰敷
不可以??!烫伤后的皮肤组织没有表皮?;?,变得更加脆弱,直接冰敷容易冻伤皮肤。
低温烫伤后不要慌
若无法判断或自行处理
请及时就医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